新闻中心
互联网+在中国:新业态处处开花新体验时时惊喜
图①:在河北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社区,一对母女正在“无人智能生鲜货柜”前选择菜品,该无人货柜可以用手机支付。
图③:在上海,某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庆祝2018年“双11”成交额再创新高。
图⑤:在江苏南京,某电商平台的智慧物流基地运转有序,该基地面积相当于2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。
图③: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推广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。图为浙江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迎来开学季。
图④:在上海一家健身房内,健身顾问为会员进行身体数据测试,并根据数据为会员定制健身计划。
“上午下单,下午送到,真快!”周末上午,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居民李晓准备打扫房间,发现家里的消毒液快用完了。他打开京东APP,选好两瓶消毒液后,订单页面上显示:“上午11点10分前下单,预计今天即可送达”。李晓完成支付后,下午2点多,配送员就把商品送到家里。“想想以前只能去超市买,不仅路上要花时间,有时结账还要排队,现在网上买省时省力多了!”
打开手机APP,浏览海量商品,选定目标下单,等待送货上门……如今,电商走进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。中国零售业拥抱“互联网+”,给消费者带来选择更多、配送更快、品质更优的全新体验。
2018年,中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5%,其中网上零售额9.01万亿元,同比增长23.9%。中国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,稳居全球网络零售首位。
电商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,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社交电商、内容电商等新模式不断创新,电商与产业的融合持续深入,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……电商企业在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过程中,积极探索创新,刷新消费体验,带动行业升级。
配送时效更快。仓储建设布局更加合理、结合消费大数据的备货更加精准、投入智能设备的物流运转更加高效……电商物流正逐渐告别发展初期“爆仓”的尴尬,配送时效由以天为单位向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迈进。
商品选择更多。电商平台不断丰富购物品类,打造“一站式购物平台”。电商平台利用数据优势,为生产厂家提供更加精准的需求信息,帮助厂家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。
线上线下融合。线上走进线下,线下拥抱线上,双方实现优势互补,由相互竞争加快转向合作共赢。越来越多融合后的家电专卖店、无人便利店、生鲜超市出现在消费者身边,扫码自助结账、免费配送上门等新服务大大改善了传统的线下消费体验。
一大早,在上海某公关公司工作的王垚走下楼,打开手机,扫码骑上一辆共享单车来到地铁站,单车一锁,平台就自动付款扣费。进入地铁站,王垚不用买票,用手机扫一扫就上了车。中午出去吃饭、下班后在超市里买日常用品,结账时也只要拿出手机,出示二维码就能轻松付款。“现在出门可以不带钱包,但千万不能落下手机,否则就寸步难行了。”王垚说。
依托互联网、大数据,支付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。2000年初,电商平台刚刚兴起,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性地推出担保交易模式,解决了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。随后推出的快捷支付,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购物体验。随着技术升级和场景拓展,网络支付也进入移动支付时代,不仅仅是在电商平台购物,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支出都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轻松完成,真正做到“一部手机走天下”。
中国支付产业的创新和崛起,催生出庞大的网购市场,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。2019年第一季度,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到55.4万亿元,同比增长24.7%,经历过快速增长的移动支付市场正步入稳步增长的“成熟期”。
分布式数据库系统、区块链技术、指纹和刷脸等生物支付技术……中国支付技术位居世界前列。支付宝输出移动支付技术,打造了9个海外本地钱包,让一些国家的普通人享受到数字普惠时代的便捷;微信支付也走出国门,推出海外本地钱包,支持转账、消费充值和购票等线上消费,覆盖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许多场景。
走进井格重庆火锅,多是三五好友或是一家人围坐,一口大大的火锅被分成九宫格,各色涮品沸腾其中。但点开该店外卖页面却是“麻辣一锅端二人套餐”“金汤老坛酸菜鱼一人餐”等小份菜品。“依据外卖平台大数据,我们将外卖菜品锁定为和火锅基因相似,且更适合一两人食用的熟食,成功将外卖做出3300多万元的年收益。这就是‘互联网+’对传统餐饮业的赋能。”井格火锅外卖业务负责人刘文章说。
借助互联网,外卖实现了消费者从到店用餐,到足不出户享受美食的转变,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,成为当下餐饮业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,截至今年6月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.21亿人,占网民总人数的49.3%。
外卖这一“互联网+”新兴行业已颇具规模,但其发展时间并不长:2008年至2014年,一些知名外卖平台先后上线年,外卖在资本推动下爆发性增长,全国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平台角逐这一新兴市场;2016年,行业进入整合期。目前,外卖行业进入调整、规范、提高的新阶段。
“互联网+”对餐饮行业的改变不仅是外卖。1980年,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拿到餐饮执照的个体饭馆——悦宾饭馆开业,近年来,这家老店的发展也乘上了“互联网+”的东风。“十几年前,饭馆收录到大众点评上,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,很多人喜欢在‘中国个体第一家’的牌匾下打卡,店里的生意更火了。”悦宾饭馆第三代传人郭华对记者说。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,2018年全年餐饮收入42716亿元,餐饮门店数量超过800万个,餐饮业蓬勃发展。
对于“互联网+餐饮”的未来,美团首席执行官王兴认为,“吃”是消费刚需,借助“互联网+”,国内餐饮市场将长期向好。
早上5点30分,家住江苏南京鼓楼区的出租车司机刘源就出门了,他要在6点之前赶到鼓楼区中央门附近接一位乘客去禄口国际机场。“这是我昨天晚上接到的预约订单,乘客在约车APP上定好时间、出发地和目的地,发送订单。有了约车APP,我就可以根据乘客需求安排行驶路线,再也不用满大街扫客了。”刘源说。
车站前排起长龙、上下班打不着车……长期以来,很多人被出行难所困扰。到了2012年,依托互联网,滴滴、快的等网约车平台相继诞生,改变了原有打车模式,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。以前打车,人们要在路边扬手招车,供需匹配效率低。有了互联网打车平台,出行需求与供给搬到网上,消除了信息壁垒,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获客成本,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。
网约车平台不仅解决了打车难题,还丰富了市场供给。借助互联网平台,许多私家车以共享的方式进入市场,以“快车”“专车”“顺风车”等形式,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。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8年年底,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.3亿人,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.33亿人,用户使用比例提升至40.2%。
目前,“互联网+”出行已是多业态、多形式全面开花。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交通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带动了绿色、健康出行;汽车租赁、拼车代驾等新业态的发展,盘活了汽车市场,吸引更多传统车企转变经营理念,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。
新业态的成长也推动了监管模式的创新完善。2019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为网约车、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明确了方向。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,未来的移动出行一定会更加便捷、安全、高效。
“孩子参加松鼠人工智能(AI)互联网智慧课堂后,能有效捕捉到知识薄弱点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培训,现在孩子的几何直观、空间想象、运算等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。”江西南昌红谷滩居民李爱莲说。
“在互联网智慧课堂,依托人脸识别、语音识别、智适应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,老师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举手、答题等行为动态,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反馈。”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兼首席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说。
打开电脑,通过一张看不见的“网”,不同地方的学生同上一节课,共享名师资源……近年来,得益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,“互联网+教育”日益成为共享教育资源、发展公平教育的重要抓手。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8年底,我国在线%。人工智能在教育等垂直领域得到应用,形成“人工智能+”的行业应用终端、系统及配套软件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、精准化、智能化服务。
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有力的财政支持,对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技术、模式创新至关重要。专家表示,要从基础设施入手,推进基础网络建设。同时,积极搭建数据安全综合保障网络,从技术攻关、服务管理、消费安全等多维度入手,着力打造一个健康、安全、使用放心的互联网学习环境,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,助力教育公平。
近年来,在政策、市场、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人们的教育理念、教育方法、学习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,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中面对面授课,线上教育方兴未艾。让线上教育更公平、更普惠、更个性化,需要多方协力、多管齐下,鼓励创新,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让更多人享受到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高效和便利。
“网络购票、扫码入园,省去以前人山人海排队购票的苦恼。”近日,江苏省南京市某企业员工王慧峰带父母一起到四川旅游。在峨眉山等景区,他使用扫码自主购票服务,节省了不少时间,感觉很方便。
王慧峰说,以前出门旅游可真不是个轻松活。火车票需要去车站排队买,酒店要在前台才能预订,门票也是要到了景点以后才能买,本来就紧张的游览行程,又被几乎无所不在的“排队”占去了不少时间。
“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全搞定。”王慧峰说,陪父母出游,就是希望他们能玩得开心、顺利。所以,这次来四川之前,他就进行了周详的安排:先是在网上把四川景区了解了一遍,然后查看网上旅游攻略,制定了自己的旅游路线,最后在携程旅游平台预订了机票、接机服务、酒店、景点门票等。
“互联网+”融入旅游业的方方面面,也带来人们出游方式的改变。以往,消费者出游跟团居多,而现在更青睐自由行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为自助游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。
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.39亿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10.8%,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.9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.94万亿元,占GDP总量的11.04%。旅游企业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”旅游新模式,为游客提供了新体验,给行业带来了新动力。
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进入旅游业,将互联网营销思路引入旅游产业,让旅游业加速拥抱互联网。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兴起,让青海茶卡盐湖、陕西西安美食街等成了“网红”景点。可以说,“互联网+”正在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。
以往人们去一个陌生地方旅行,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找旅行社,今天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拿起手机。类似这样的种种小变化,处处体现了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让物理资源与虚拟信息实现互联互通,景区、旅游企业以及游客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,成本更低。未来,景区、旅游企业利用“互联网+”改善旅游体验的空间还很大,值得期待。
“您好,已经为您完成2小时的保洁服务,请您戴上白手套,验收一下。”周末,深圳福田区居民邵敏在“自如”手机APP上预约了2小时家政服务。完成服务后,保洁员让邵敏进行验收。
“现在找家政服务,跟以前真是不一样了。”刚刚生下二孩的邵敏说。9年前,她的大儿子出生时,找个保姆可真不容易。那时家政业的互联网水平还不高,邵敏跑了一家又一家的家政服务店,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家政服务员。
现在,“互联网+家政”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。邵敏打开手机里常用的家政服务APP,找到保洁服务这一项,不仅可以选择上门时间、服务时长,还能根据每个保洁员的服务评价、星级,自主选择家政服务员。
“以前选家政服务员只能靠眼缘,现在在APP里能看到以往消费者的评价,选择服务员时感觉踏实多了。”邵敏说,消费者对家政服务员进行评价,可以让提供优质服务的家政服务员得到更多激励,有利于提升家政行业服务水平。
2018年,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同比增长27.9%,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。发展家政服务业对于促进消费、改善民生、扩大就业有着重要意义。而“互联网+”给家政服务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。
“互联网+”家政服务平台让预约服务更方便,也让行业向着标准化更进一步。“互联网+”让家政服务模式由以往的小作坊式向如今的大平台式转变,为家政服务转型升级、走向标准化奠定了基础。
对于家政企业来说,大数据、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,更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、系统集成,不仅降低了家政人员的培训投入,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需求,从而提供匹配度更高的优质服务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“互联网+”改善了家政服务体验。我们期待,“互联网+”家政服务业走得更好更远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。
“以前,到健身房锻炼,往往要一次性办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年卡,还要担心健身房倒闭,现在手机里装上健身APP,可以随时随地约课,也能跟着教学视频自己练习,方便又放心。”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某银行网点职员朱世聪说,“健身平台有丰富的资源,不仅能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,还能动态记录自己的运动轨迹。一年下来,健身效果显著,成就感满满。”
近年来,移动互联网各类应用不断丰富,各类健身APP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欢迎。许多移动互联网健身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打造出更智能、更便捷的社交化健身模式,刷新了消费体验,提高了全民健身的参与热度。
“大众健身已逐渐成为流行趋势,健身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。” Keep运动健身APP合伙人、副总裁刘冬认为,当前,“互联网+”概念不断赋能传统健身行业,以层出不穷的创意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健身行列,推动体育健身的快速发展。
今年7月,我国发布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提出,到2022年和2030年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%以上和40%以上。业内人士表示,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,未来互联网健身产业潜力将进一步释放,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会不断出现,让更多人感受到运动的快乐。
如今,“储蓄金钱不如储蓄健康”的观念正流行,体育锻炼成为品质生活的标配。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就在于“互联网+”对健身、健康行业的深度赋能。告别传统健身房预付费等模式,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硬件,线上线下、到家到店的消费场景,多元丰富的内容服务,使运动更具科技感、便捷性。我们相信,只要坚持把体验和服务放在首位,“互联网+”健身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市场。
编者按:近期,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。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,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、网络诈骗、虚假广告等陷阱,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。…
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,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“数字鸿沟”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。2020年底,工信部正式印发《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》。…